高俊芬委員:
您提出《關于關于扶持法雜村委會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的提案》,交由縣民政局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資金籌措問題
按照《師宗縣農村公益性公墓管理辦法》(師府登〔2018〕3號)、《師宗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進村級農村公益性公墓規(guī)劃建設的通知》(師政辦發(fā)〔2018〕4號)等文件要求,對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資金來源已作出明確規(guī)定:“農村公益性公墓的建設資金來源是(一)上級補助資金;(二)縣人民政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投入資金;(三)村(居)委員會自籌資金;(四)社會捐助、贊助資金。”“村級農村公益性公墓建成并驗收合格后,每個公墓市級財政補助20萬元、縣財政補助10萬元。不足部分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村(居)委會負責自籌,不得向村民攤派。在建設過程中可充分發(fā)動群眾投工投勞。同時,公墓建設可以接受社會的贊助,但不得以經營為目的進行投資和承包經營??h規(guī)劃、國土資源、林業(yè)等部門應按照有關規(guī)定,減免有關費用。”
二、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問題
為廣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教育、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支持和參與殯葬改革,引導群眾自覺摒棄封建落后、鋪張浪費的殯葬陋俗,實行科學、文明、節(jié)儉的殯葬方式。縣民政局在清明節(jié)期間一是通過電視、廣播、短信及在縣城、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主要交通路口、人員密集區(qū)域懸掛宣傳標語(300余份)、發(fā)放宣傳資料(40余萬份)等方式廣泛宣傳國務院《殯葬管理條例》、《云南省殯葬管理條例》、《曲靖市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師宗縣殯葬管理實施辦法》等國家和省市縣有關法規(guī)和政策;大力宣傳殯葬改革對于凈化社會風氣、節(jié)約土地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輕群眾負擔、推進美好鄉(xiāng)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二是積極開展以“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為主題的宣傳活動,聯(lián)合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廣電旅游局在師宗電視臺《生活資訊》欄目開設以“文明祭掃、綠色環(huán)保過清明”為主題的電視專欄節(jié)目,宣傳弘揚清明節(jié)“傳遞親情、傳承文化”的豐富內涵。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加大宣傳力度,總結推廣鮮花祭掃、踏青遙祭、家庭追思會等現代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堅決抵制封建迷信活動和祭掃陋習,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
感謝你對政府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以上答復,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